小红今年9岁了,是一名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学校里她与其他的同学并无不同,可每当周末来临,迎接其他同学的是爸爸妈妈的关爱与温暖,而这种来自父母的平凡幸福对小红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6年前,小红的父母协议离婚了,父母离婚后小红由爸爸抚养,随着爸爸一起生活。为了给小红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爸爸选择到外地工作,将小红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顾。小红成为了一个留守儿童,这对其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创伤。由于村里没有学校,小红平时都寄宿在临近的中心小学,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一趟,这样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也平静有序。
然而,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打破了这种看似平静的生活。就在今年的4月,小红的奶奶去世了,生活里只剩下她和爷爷。伤心之余,小红今后如何生活,成了小红的爸爸妈妈当下最紧迫的问题。
“小红两年前出过一次车祸,当时把腿给撞断了,就是因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也没有精力带孩子。我当时就想过把孩子接过来自己带。如今小红的奶奶去世了,小红一天大一天了,跟着爷爷生活也不是个办法。为了小红的未来考虑,我一定要争取到小红的抚养权。”在郧阳区法院鲍峡法庭,小红的妈妈请求法官张磊变更女儿小红的抚养权。
但爷爷对孙女的宠爱、父亲对女儿的感情实在难以割舍。面对小红妈妈的诉求,小红的爸爸对变更抚养权有很大的对立情绪:“小红是我们家孩子,这些年一直都是我们带的,孩子小的时候你不管不问,大了你说带走就带走,凭啥?”
虽然是家事,但关系到一个留守儿童未来的健康成长,张磊认为这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选择题,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力量,共同守护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虽然你们离婚了,但这个孩子是你们共同的孩子,你们肯定都希望这个孩子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长大,而不是在这场争夺战里让孩子受伤。所以,我们今天调解的目的就是给小红选择一个对她成长最好最有利的生活环境。”张磊通过视频连线远在外地的小红爸爸,用线上网络调解的方式组织双方进行了多次沟通,以对小红的真挚情感为突破口,从情感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对小红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在张磊的劝说下,最终小红的爸爸表示同意让小红跟着妈妈生活。达成初步意见后,张磊立即着手办理抚养权变更手续。
“虽然你们两人之间可能还存在成见,但孩子今后教育、成长你作为父亲也要多关心,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也要多支持帮助,要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温暖。”案结事了后,张磊又和小红的爸爸打电话沟通了一个多小时,并再次向他耐心嘱咐道。小红的爸爸诚心接受,表示一定会尽到父亲的责任。
“在农村像小红这样的留守儿童不少,更有很大一部分为单亲留守儿童,面对此类纠纷,我们会从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角度考虑,引导家长静下心来,冷静思考,耐心细致地做好调解工作,化解纠纷,减少社会矛盾,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成长环境。”张磊说。
近年来,郧阳区法院在家事审判过程中高度关心关注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成长,针对不上心、不尽心、家长教养未成年子女方式失当等问题,通过法治教育、诉前调解、心理疏导、普法宣传、判后回访等方式尽力破解家庭教育难题,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护防线,用法治保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