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今年的法院工作报告中,周强院长指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这一阶段性目标已经如期实现。但是我们的执行干警依然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奔赴在执行工作第一线,3月19日至22日,郧阳区法院白桑关法庭3名执行干警历时四天三夜,往返3000余公里,执结一案,和解一案。
启程
19日凌晨6点,雷刚、张政、刘聚三名执行干警已整装待发,张政再一次检查了出门“必备品”——卷宗材料、执法记录仪、手铐,雷刚把刚检修的警车又检查了一遍,刘聚负责导航,全程1450公里,预计17个小时能到达目的地——广东省东莞市。
一切准备就绪后,三名干警随即从法庭出发,为防止被执行人听到风声后隐藏起来,中途除必要的休息外,就吃了一餐饭,晚上11点17分到达提前预定好的旅店,简单吃了点饭就开始研究执行方案。因申请执行人李某与被申请执行人李某伟是同村一起长大的好兄弟,后因借款产生矛盾,之后李某伟携妻带子到东莞市打工,已失去联系多年,执行人员通过执行查控系统未能查控到有价值的财产,考虑到双方亲密关系和尚未履行金额不大,本次执行应说服李某伟自觉履行法律文书判决义务。
3月20日顺利执结一案
20日8点10分,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线索,执行人员到达东莞市永益食品有限公司寻找李某伟的下落,得知该公司上班时间为九点整,怕惊动被执行人,只好隐匿在不远处的马路边等待。
9点整,执行人员立即到门卫室登记要求进厂找人,在被门卫一番“盘问”后,执行人员来到人力资源室等待,据悉该公司员工数万人,找人也要找对人,不然就是瞎忙活一场,通过人力资源经理的协助,执行人员时隔5年终于见到李某伟,执行人员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找到人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大半。在说明来意后,李某伟和执行人员玩起消耗战,不断对诉讼金额、执行金额、履行金额提出异议,一直拖到中午十二点多不履行,执行人员早已是饥肠辘辘,李某伟又打起了感情牌,一通电话喊来七八个老乡,以老乡的名义邀请执行人员到饭店先吃饭再谈事,执行人员断然拒绝,也通过感情牌,轮番对李某伟及其老乡讲法释理。
15点40分,李某伟在老乡及朋友帮助下主动履行完毕三万余元,此案顺利执行终结。
3月21日执行和解一案
20日16点30分,在简单调整后,执行人员立即奔赴东莞市另一个执行现场。执行人员准时于17点30分约见被执行人何某明,何某明也是隐藏多年的被执行人,其名下未查控到有效财产。通过交谈得知,何某明十五岁到深圳打工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因生意经营不善导致负债,尚无偿还能,其愿意努力工作及时还款,执行人员对何某明当前住所、工作收入、履行能力进行了充分调查,决定暂不采取强制措施。
21日10点整,何某明经过一夜努力主动送来了10000元执行款,虽然与结案金额差距较大,但让执行人员看到何某明的诚意和自觉履行意愿,最终何某明与申请执行人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承诺两年内主动履行完毕,本次执行圆满完成。
归途
21日12点整 ,简单吃过午饭后便开始返程,21点左右在湖南境内遭遇大暴雨,车辆模糊前行,为了安全,执行人员只好在长沙市留宿一晚。22日一早高速又因交通事故导致道路堵塞,返回十堰已是18点20分。
执行心得:本次执行任务圆满结束。法律是威严不讲情面,但执行人员可以给当事人温暖,这种温暖对申请人是无论被执行人远在千里之外,我们也会找到他;对被执行人是虽然找到你,不是意味要强制执行,10个小时的苦口婆心、口干舌燥、饥肠辘辘,只为你能卸下包袱,“无债一身轻”,开启新的生活。在以后的执行工作中要更加注重说服教育,让被执行人感受到执行的温暖,自觉遵守和履行法律义务,同时起到良好的遵纪守法的示范效应,意义重大。